隨縁居

 

為什麼上游的原料商與下游的賣場終究變為「大者恆大,強者恆強」的寡佔市場呢?是因兩者均有一特性,就是其上游零件製造商的銷售產品,與下游的(大)賣場其銷售行為均有非常大齊一性的特質,該特質對效能的提升與成本的壓縮提供了可行的基本面,使得經濟規模可以快速達成。而先達成此方式的廠商,可以獲取最大的邊際效益,提供進一步擴大經濟規模提供元氣,而終究變為寡佔市場。

 

而終至名利雙收、寡佔優勢的零件製造商可以加入很多新零件新功能,不需要花費很多的原料成本,因為他們有製造的齊一性;而賣場也只要把輸送和目錄作好,把客戶吸引至賣場來,因此它的行為也是齊一性的,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也是齊一性。有了齊一性的特質,產品可一再低價複製,而導致效能的提升與成本的壓縮。隨著經濟規模擴大,獲利也隨著擴大,而迫使其他的賣場或零件製造商一一關門大吉或退出市場。然後你看到剩下的上游零件製造商和下游的(大)賣場獲利最高,但其實是倒果為因。

 

為什麼位於中游的系統製造商獲利最低?這不是他們的宿命,也不是所有的中游系統製造都得到此下場。中游的變化很大,產品製造的游動幅度與頻率均大,所以產品的齊一性不足,經濟規模就不易形成,而無法大量複製產品以提升效能降低成本。比方說我們要生產電腦,即使市場有那樣大,但卻分割成10家上百種的電腦,由於電腦的外形與內部配備不一樣,市場的多變性較大,多變性使得經濟規模受到限制,效率無法快速提升,成本無法下降,因此獲利低。系統製造商以訂單做為製造的取向時,是風險最低且最能達到供應和需求面平衡的方式,因此利潤就沒有那樣好。

 

若一家系統製造商有特殊的技術,可以使它成為唯一的製造此種系統的系統製造商,則它會因供不應求而獲利,進而擴大經濟規模而變為寡佔市場。因此銷售或獲利的好壞,並不在於上、中、下游,而在供應和需求面的平衡。利基市場對所有上、中、下游的產業都是夢想,總是希望以特殊的技術粉碎其他中小型企業想來搶一杯羹的美夢,大型企業也避免在經濟規模小的市場投注太多心力。

 

目前,在中游製造商亦有細分的現象,像專業的PCB廠,自動插件廠(SMT專業廠),專業模具廠,甚至專業組裝廠…等等。若他們能像部落群聚在一個專業區,省到彼此閒運輸的成本與時間,而建立標準化的規格與流程,亦有可能會達到製造流程的齊一化,進而擴大經濟規模而獲利。

 

如果我們把縱軸獲利改為損益放大率或經濟規模更為切實,參見圖1–3。

 


經濟規模指的就是成本低效率高的基本面。若一個系統製造商,例如鴻海,我們可以說現在它的獲利率是台灣最高的。但只要有另外的競爭者介入,就會變成供過於求,利潤會降低;然而它的經濟規模夠大,也許別人賠很多,但它賠較少,也就是相對地賺,直到競爭者賠很多而退出市場。回到銷售好壞的說法,其實完全是在供需面的變化,只要它不平衡,就會造成賠錢或獲利。為了要應付這樣的變化,必須要維持最佳的經濟規模,在這個領域內,經濟規模愈大,製造成本愈低,效率愈高,有機會可以達到營運的最佳化。

 

經濟規模可以使固定成本的提攤愈大。例如,某家公司的設備投資是500億台幣,用十年去提攤,一年提攤50億,以D-RAM業而言,它的毛利是20%,所要注意的是,它的銷售總量乘以產品單位毛利能不能把固定成本(Overhead)提攤掉?經濟規模愈大, 則有較大的毛利可以涵蓋固定成本,而產出較大的淨利潤。第

 

二個角度,一個廠房5000平方米,一個平方米10元,也就是5萬元的成本,若每個月生產5萬台,則每個平方米所佔的是1元,但若生產50萬台,則提攤為0.1元,因此固定成本降低。換句話說,固定成本的提攤完全看經濟規模大小。又比方說你做一個模具,花100萬美金,一年費了好大的力氣才賣十萬台,每個模具要提攤十元,有人賣了100萬台,一個月就提攤完成,只要1元。在做行銷廣告也一樣,若每個月賣一千萬台,打一千萬廣告,每一台的廣告只要一元,若賣十萬台,則一台要花一百元,但回頭想想,一台能獲利100元嗎?

 

所以經濟規模的大小變成原有廠商的一種保護,而經濟規模也帶來高資金需求,能待在市場愈久的人,可以累積愈久的技術,而對新加入者形成一種進入障礙。高資金、高技術、大規模三個障礙在中游的成品製造商和中盤商較不存在;但對零件製造商與賣場有齊一性的特質的廠商,則會變成進入的大障礙。在這裡,經濟規模是關鍵,再來才是財務能力和管理能力。

 

在今日全球化的環境中,原有的技術和資金障礙,都已經不再是決定性的關鍵,而經濟規模在差一等級下,再多的資金都很難扳回成本之差距,愈往上游或愈往下游,這種現象愈明顯。

 

身為公司的決策者,除了須評估公司立足與生存之處,需要籌措足夠的資金﹐召集優秀的人才﹐並掌握要進入市場所需的相對應用技術﹐才得以經營順暢。然是否持續經營﹐則須看公司能否做到“擁天時﹐佔地利﹐用人和”了。

s1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