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縁居

 

今年是德國的大選年,最近10年來德國經濟強盛,各項經濟指標都無可挑剔,原本領政12年的基督教民主黨應穩操勝盤,但難民問題後冒出了極右的選擇黨(AfD),也吸走些右傾的選票。但真正挑戰來自同樣中間但偏左的社民黨,新任SPD黨主席和總理競選人舒爾茨(Schulz)正式決定為勞工爭取權益,宣布將修改目前Agenda 2010有錯誤(當年傾斜向資方)的地方,以與共同執政的基民黨做分野。德國大選訂於9月24日舉行,德國勞工的權益將有機會因左派連線(社民黨-左派-綠黨,近日民調達48%)的可能上台而有所增加。

議程2010 (Agenda 2010)
1985年美國為了其長年貿易赤字,在紐約召集各工業大國舉辦「廣場會議」,要求與會各國合作,貶抑美元並促使日圓與馬克升值,以改變各國間的貿易失衡。會後日本與西德央行大量拋售美元,壓低美元匯價,而迫使日圓與馬克大幅升值。幾年後日本經濟平均成長率從4.1%,遽降為0.9% (1992年至2001年), 2002至2011年平均經濟成長率更降為0.6%,幾呈停滯。

1989年兩德統一後的內需市場幫助德國挺過出口的衰退,但過了千禧年後,德國經濟的艱難形勢已非常明顯了。生產成本過高,企業競爭降低,失業率高居不下,引起國家財政赤字且年年增高。2003年總理施羅德(Schröder) /社民黨 提出Agenda 2010的改革政策,向資方傾斜以增加企業競爭力與鼓勵投資,主要改革包括如下內容:放鬆對企業解僱員工的限制(最直接而實用的改革)。

醫療保險:為了降低企業成本,取消平分保險負擔的規定,把雇主承擔的部分鎖定在7,3%,超過的部分完全由員工一方承擔(今日員工承擔達8.4%)。

勞工市場的改革,之前失業人員可以領取32月的失業金。改革後,失業金的發放期被縮短到一年,政府想通過各種辦法來強迫失業人員積極尋找工作。長期生病的費用,由健康保險支付近8成薪資。

退休年齡由65歲提高至67歲,也提高退休金繳納比例(占薪資20%)。

2004年4月通過後各地發起了抗議活動,光是首都柏林一地就有高達25萬的抗議人士,許多抗議人士認為《議程2010》讓大眾貧窮化。2005年國會選舉社民黨失利,將執政黨寶座拱手讓給了對手基民盟(CDU),同時產生德國第一位女總理。我住的北威州(NRW) 為德國人口最多的一州,40幾年來都是社民黨(SPD)執政,當年亦唯一的一次由基民盟贏得州長席位。

2008年因金融風暴導致世界一片哀鴻遍野聲中,德國恢復元氣比預期要更快,這充分說明Agenda 2010是對的政策,是為德國經濟穩固發展奠定了基石,也讓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而個人所得稅最高由56%降為45%,最低稅級從25.9%調成15%,後來德國公司營業稅也降了,減稅後國家稅收卻年年增加,2000年到2014年德國公司資產平均提高了30%。

而2016年法國企業才等到遲來的改革了,傳統照顧勞工權益的法國社會黨也做了許多重大的改革,結果同樣法國各地發起了抗議串連活動,但法國企業總算開始逐步回到與英、德同步競爭的狀態。

政府施政的兩個主軸責任 - 經濟發展與分配正義,任何過猶不及的偏失都會造成國力衰弱、社會不安定。雖然德國失業率不斷下降中,但就業人口中的臨時工和低工資人員越來越多,且借用工(Leih-arbeiter)人數亦不斷增加。如今德國企業已擁有強大的競爭力,2016年貿易順差達2,530億歐元、創歷史新高,在政府稅收年年增加下,過去3年皆繳出預算大盈餘的好成績單。

今天無以往馬克的匯率調整機制,德國會持續大量盈餘,若少了「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反思,德國人就會像二戰前在歐洲的猶太人與60年代在東南亞的華人的處境,當貧富懸殊過了臨界點時,會爆發窮人富人、窮國富國之間的大矛盾。德國想要繼續強大而受人喜歡、尊敬,未來不管誰執政應在社會福利方面多花些資源,尤其應再向勞工權益傾斜些,使得經濟發展與分配正義得以平衡,否則下一隻黑天鵝遲早會出現。

德國工業4.0
網路上有一支影片名為:「BMW的無人工廠」,影片中可以看見讓人震撼的情境,有超過95%的工作,都由機器人來操作執行,偌大的廠區沒有幾個人,只見快速移動的機器手臂,標示一天組裝一千五百輛BMW轎跑車,說是德國工業4.0的成果。

這種震撼的情境,對任何標題的聲勢都很有加分,但與「工業4.0」的目標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德國政府在2012年時提出「2020高科技戰略」,聚焦在氣候變化與能源、健康與營養、移動、安全和通信等5大領域。「工業4.0」為其中的計畫之一,它區分出以往代表蒸汽動力、電力、資訊等引入的生產系統,使生產能力脫胎換骨的三次工業革命。而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在生產的系統中連結物聯網,在製造過程整合計算、 通訊與控制的虛實化系統 (Cyber-Physical System, CPS),建構出新一代的「智慧工廠」,以達到智慧製造與全能服務的生產模式。

工業4.0預告了傳統的行業界線即將消失,會因此產生各種新的生產生態環境和合作形式,也因為製造型態與活動之轉變,使得創新過程與產業鏈分工必然被重新調整。如同以往在一家大型或巨型公司裡,有各自獨特的系統從生產,到銷售、庫存、客服等一整套。而德國工業4.0平台做的也是類似的工作,只是規模由公司等級擴大到整個國家,其中最難的部分是協調業界所有利害關係人,貢獻各自的專長,成為「競合」的夥伴,將整個國家上下游資源整合起來,以期發揮每一個成員能力的相乘效果,所以工業4.0由產、官、學、研與勞工團體組成智囊團,來共同規劃每一個細節。

德國工業4.0並不是創新,而是統合,它為了促成智能化製造的實現,而提出共享平台的基礎架構的(統合)方法、(統合)標準,以供相關產業與其他產業溝通機制。除了生產製造端,工業4.0還將產品體驗與銷售統合起來,達到縮短上市時間(Time to market) 、增加效率(Efficiency) 、強化彈性(Flexibility)等優點,並在價值流程中整合商業伙伴、在商業流程中整合客戶,以及涵蓋到完善的售後服務。

工業4.0是有關企業的科技、生產、銷售議題:將封閉式的單線單向主從式的生產供應鏈,躍進到開放式的星狀雙向對等式的生產供應鏈,將眾多的隱形冠軍各自的規格,整合出齊一相容的規格;各領域的領頭羊能貢獻各自的專長,以利整體能截長補短。工業4.0建立各種標準以利平台內每個物件講相同語言,並將資訊與控制架構由中央控制改到分散控制,由主從式控制轉變為對等式控制,則終極製造端將因合格的零件、半成品等來源增加了,而使生產彈性也跟著靈活,可由目前生產大量且單一的產品,進化到滿足生產的客製化、混線、隨時插單等要求。而優質供應商的產品和服務,亦會因導入平台而經濟規模擴大,使成本降低、獲利增加。

由加法到乘法
如果企業運作可以像變形金剛,要變大時肌肉、筋骨與神經都立即變大變強;要變小時多餘的產能/人力都可由別家公司吸收利用,而不會成為企業的累贅。這將是完美的結果,為達到此目標,現今的許多系統都需要大改造。相同功能的合作,頂多是加法效應;而不同功能的合作,能有乘法效應!如今德國是進行跨領域、跨產業的大整合,問題是整合之前各方先得有合作的誠意,否則上下游間、競爭者間的溝通都是針尖對麥芒;再則,能量在轉換形態時耗損最大,整合須先把兩個世界裡的干擾去除,這干擾就是物件的公差、人際的誠信,這決定了整合效果的好壞。

這意味要發展出更大的硬實力,就需要更強的軟實力來整合,看看德國即使夜晚在車少、無警察監督下,絕大多數的行人還是遵守規矩等在紅燈下;倘若像在強國的大街要道上,即使白天有10個8個城管,總有些行人在紅燈、哨聲下任我”拗”行;在薄弱的軟實力下硬拼湊成的大組合,就算能把體積變大10倍,是可以很炫目的展示,一旦實際操作時,不用加速就跑原來速度都會在行進中解體了。誠信不足、法律不全下的整合是鏡花水月,常是劣幣驅逐了良幣。

工業4.0還包括了機械、電子、物聯網、大數據、雲端、人工智慧、機器人、資訊產業的再升級,整合將牽涉到一整套虛實相連的網路系統,從生產計劃,到銷售、庫存、客服都相連在一起。不只如此,工業4.0更包含法律、勞工、社會、教育議題:政府須配合業界的發展,修改制訂法令條文,讓水未到而渠先成;教育體系及早開始準備,訓練出未來產業所需的人才;勞工能接受再教育,發展出配合新系統的專長…。

總之,工業4.0不是像船堅炮利的硬體表象,是細節的要求、品質的堅持、無私的整合,才能達到整個國家與每個產業競爭力的強化。以往就有此說法,團隊合作的德國最能發揮總體戰力,連美國許多企業都難把不同性質的廠與商併在同一屋簷下,如今德國工業4.0企圖把整個國家、各個產業整合起來,一旦整合完成,德國在工業將是強強組合而成超強。 所以台灣不能只在理論分析,要積極參與學習;尤其不要只是依樣畫葫蘆,而須把背後軟實力一塊提昇上來,如此才能確實趕上這次的工業革命。

 

 

( 09, 06, 2017 德國, 郭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