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縁居

 

孫子曰: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 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 非人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 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 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像於事,不可驗於度。 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


故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因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 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 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 死間者,為誑事於外,令吾聞知之,而傳於敵間也。 生間者,反報也。


故三軍之事,莫親於間,賞莫厚於間,事莫密於間。非聖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 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 事未發,而先聞者,間與所告者兼死。


凡軍之所欲擊,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必先知其守將、左右、謁者、門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間必索知之。

 

必索敵人之間來間我者,因而利之,導而捨之,故反間可得而用也。


因是而知之,故生間可使如期。 五间之事,君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五間之事,君必知之,知之必在於反間,故反間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週之興也,呂牙在殷。 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

 

戰爭是非常殘酷的行為,除了在戰場上的殺戮地獄外,受戰爭影響的家庭、社會亦是慘狀四現,所以戰前情報搜集與分析、研判,除了可以幫助國君與將帥做出正確的決定與對策,亦可縮短戰爭的痛苦期。

 

古今中外,對於情報人員都是給予超乎尋常的優渥待遇,就是為了達到知彼的目的。在國共內戰時期, 雖然國軍的人數, 裝備, 訓練, 都遠超過共軍, 但內戰打的是民心向背, 當時共軍的軍紀嚴整, 對百姓秋亳無犯, 而國軍的接收,大員都是操守低劣, 加上共黨的宣傳, 人民的反內戰, 國共之間的戰爭, 幾乎是瞎子與明眼的對勢, 用間篇的鄉間, 反間, 死間,生間, 內間, 幾乎是五間俱起, 勢如破竹。

 

即使49年後, 有駐防金馬地區的國軍都有此經驗, 每次移防剛軍隊抵達金門,廈門的政戰喇, 就會一一點名各層指揮官與政戰人員的名字, 雖說歡迎國軍移防, 其情報之詳盡準確, 都會讓抵達金門的軍隊大吃一驚而起寒意。

 

在科技發達的今日,許多情報都是唾手可及,所以情報的獲得遠不及分析重要. 尤其今日戰爭行為都是「無煙肖」的經濟戰爭,在資訊幾乎完全透明化的商場, 各種大大小小的資訊都是曝露在陽光下,決勝點就是雙方的分析力與執行力。

 

商場情報的搜集,可擴及到競爭者的上游供應商,舉凡主要零件,附配件,甚至到包材,都可以推論出競爭者的生產數量,規格與上市時間; 亦應擴及到競爭者的下游的各式通路商, 亦可得出其銷售量與庫存量,甚至由其售價而推斷出其毛利與品質的優劣。

在歐美各國都有專業的市場調查公司,像美國的DataQuest, IDC, 或德國的Gfk都是提供此種專業的服務,而且持續地更新調查出來的數據, 與其推衍出來市場的未來發展曲線。

 

一般產業所採用的工業標準下,不但產業標準,各種零配件甚至通路商與資訊都是透明而共用,《用間篇》的運用不該專注在其描述的手段,而應該轉化為其目的的追求,所以利用此篇提出資訊與智慧的分別,因為今日情報的獲得僅能說是資訊,重要的是將錯綜複雜的各種資訊,才依自身能力與需求推論出符合自己所需的結論,而此種結論是需要隨時依目標市場的相對變化,而採取權衡措施的人才為智慧,而此智慧,不只含資訊,含結論,最重要的是執行力。


在現今資訊爆炸且快速大量流通的時代裡,Internet的出現改變傳統資料取得的方式,使得資訊的取得不費吹灰之力即可做到的事。但我們應該思考的是,人們要如何面對龐大資料的湧入?如何去處理和過濾資料呢?若無法有效分類篩選資料,使之發揮功用,則資料再多也無用武之地,因此資料處理反而超越資料的取得,而變得更重要了。


邏輯分析能力是篩選資料的利器,可以幫助我們採納或分析雜亂的訊息,以有邏輯的方式分析資料出來,使其變成有系統的、有用的資訊或知識。


但有了這些知識和資訊是否對經營管理者就足夠呢?答案是不足的。知識只能處理一些常態事項或慣例,但它無法處理現在商業環境中錯綜複雜、詭譎多變的狀況。尤其是非常態的情形,也就是危機處理。知識就像標準操作手冊,在處理非標準狀況方面,它是嚴重不足的。若以慣性或普通常識去處理危機的話,一定會造成很多問題。但若危機出現時,該怎麼辦呢?


一旦危機出現時,要看領導者是否能掌握確實的狀況,了解手上可動用的有效資源,經過審慎衡量狀況和資源後,列出輕重緩急的優先順序,方能開始處理危機。我稱為這種能力稱為決斷力,也就是智慧。在這裡,雖然只是名詞的差異,但對於領導者而言,這種認知會決定公司的生存。決斷力或智慧的培養,才是真正優秀的主事者應該要培養決斷的能力,而非只是知識的累積。


從另外角度來看,也可以將知識的累積稱為IQ指數。一個人的知識可能很豐富,或是IQ可能很高,但面對這麼多的知識和狀況,能夠依狀況的不同,知道採用哪類的知識來應變,這是EQ,也就是智慧。有人有很多知識,但在臨事之秋,他茫茫然不知該採用那種知識,或選錯方法來面對,這也就是說他沒有智慧。


有知識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但有智慧的人一定有知識,而且他能洞知大局,依時、地、人、物而有所為,有所不為。在那當下,是要忍辱負重,還是要全力衝刺?要動或要靜?亦或此時靜即為動?他是不是能夠在對的時間點上和在正確的地點,考慮人、物後,能夠將知識活用發揮到淋漓盡致,也就是他懂得爭一時與爭千秋之分別,這些都是衡量一個人有沒有智慧的指標。


中國人常講的「捨得」即表明了「先有捨才有得」的道理,也可做為我們了解智慧真義的參考。我們可以說,知識是絕對理想值,而智慧是相對於狀態下之人、時、物的實際值,即是將現有的知識去蕪存菁。智慧就是在認清現實環境下,如何避免將有限之資源過多或過早地消耗在非必要性、非緊急性的事物上,而能找出相對的實際值或方法來行動;或懂得兩害取其輕,或在兩個好的情形下,能將較好的情形加大其效應。因此智慧是講求實際面的,而捨得之道就是能夠將有限的資源做有效的分配,而能使任務的達到最大的成效。


所以聰明(IQ指數), 是指你使用IQ將資料做邏輯分析,而轉換成知識的能力。


然而這知識仍是一種絕對值、理想值,與未來的時、地、人、物無關連; 而智慧(由EQ指數主導), 是能衡量當下實際狀況和資源後,列出輕重緩急的優先順序。 因為智慧是相對值、實際值,與當下的時、地、人、物有關。


知識和智慧的分野,已經不再是知識性的辯論。相對於知識可以累積,可以靠訓練而養成;但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決斷力和智慧是先天的,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僅能將其啓發出來,後天較難培養出智慧。


像是學校的教育,對下智者,必須著重由外塑由內歛的訓練,而上智者則是以啟發為主,而達到內歛而外發的結果。


智慧的培養是有可能的,但不是像培養知識的訓練,由外而内的加入。培養智慧不在於時間的長短,養成智慧是一種頓悟,可能歷經或長或短的苦思,而自行理出一個頭緒,而對或模糊或對立的概念,能夠刻骨銘心地描述出來。在此希望提供另一種角度去思考智慧和知識的差別,嘗試去做哲學的探討,突破有形和無形的藩籬,才能增長智慧,以應付市場千變萬化的挑戰。



圖1. 知識和智慧的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