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縁居

 

公司設立之初,創業維艱,百廢待舉,樣樣的準備皆需花費。為求生存,必須在用盡公司資金之前,尋求生存之道。然而企業所常講的永續經營,是指公司隨時依市場的動態,和每個時間點競爭,去調整並應變出公司新的競爭力,與大環境搏鬥的過程是遠遠比創業更艱難。為達公司的永續經營,則必力求公司長期的生存、成長和獲利,尤其最後一項對公司就像人的食物一樣,是生存與成長的唯一途徑,但經營何種公司可以獲利呢?

 

知名公司—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先生有一理論,稱為微笑曲線。其中說明在市場的供應鏈裡,位於中游的系統製造商獲利最低,而位於上游的零件製造商和下游的(大)賣場獲利最高。(見圖1 – 1 微笑曲綫)
 


其實這個理論有倒果為因的嫌疑,有做一行怨一行,似乎別人走的路比自己選擇的路來得平坦。以為上游的零件製造商與最下游的賣場是獲利遠高於中游的系統製造商,是以偏蓋全的一種假像。可能簡化了中間許多辛苦的過程,而忽略許許多多已滅頂的企業。殊不知在賣場或零件製造商中的廝殺慘況遠大於中游的系統製造商,而結果常是中游的系統製造商所無法想像的艱難。

 

試想在數十年前的時光裡,在每一個大小城市裡,曾有成千上萬的阿公阿媽店(Opa,Oma Stores)的賣場被新興的連鎖店或大賣場吞噬得不見骨皮。而現今大部份的大賣場仍在掙扎的邊緣求生。即使全球最大的食品零售大賣場 -- WalMart自1997年進入德國市場以來, 也因為在德國長期虧損,於2006年決定賣出他們在德國的86家分店,正式退出德國市場。 2005年也因同樣的原因退出韓國市場。

 

也許零件製造商可謂是點石成金的行業,但這只對少數已成功的零件商而言是如此的,如Microsoft在軟體業、Intel在CPU、nVidia在VGA-Chip等少數在業界之佼佼者。但大家有沒有去思考為什麼在他們獨佔市場之前,至少有不下100家相似的製造廠,也花費數以百億的美金投資,但最後仍是鏡花水月一場呢?甚至這些今日成功的廠商,明日可能遭遇到相同的命運。

 

如果按施先生的微笑曲線理論看來,大多數的上游零件製造商與最下游的賣場是屬於產品供應鏈的兩端,應該獲利最大,但為什麼他們都一一關門大吉呢?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