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縁居
佛在世時為弟子說了很多法, 但法一旦落於語言文字, 則僅是描述法相的一種而非法性了. 對於法性, 佛曰不可說. 為升麼不可說? 如老子在《道德經》開宗明義中對道的描述: “道, 可道, 非常道; 名, 可名, 非常名”, 即是說大道, 若可以描述出來, 就不是大道了; 道若給上名相, 就不是永恒不變的名相了, “道”僅亦是估且稱之的假名而已。 不可說, 說了都是掛一而漏萬。
法性本是形成各種萬事萬物的原理, 為詮釋萬種法相之根源, 所以法性是各種法相的精神內涵, 法相僅是呈現法性於各種人情世故的外形而已。佛說眾生的本性是不生不滅, 而其外貎則是一相剛滅, 一相又生, 法相是如此生生滅滅, 所以不要去著相, 故《金剛經》開示「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佛對諸法描述的都僅是世俗諦的法相, 適用於特定時空與對象, 即佛所指的方便假名. 若能親證實證了法性, 對世間的各種法相不再迷惑而生其它想法, 則將如淨土宗所指「一念不生」的境界. 如《易經》以世事要達到目的, 就要懂得「窮則變, 變則通, 通則久」, 久則窮」的道理, “變”即是採取不同的手段, 都是方便法門, 只為了達到如如不動的目的而已.
佛在人間以善巧方便的世俗文字來解說法性, 又恐弟子吸收後卻將此種善巧方便法誤為聖義的究竟法, 故在《金剛經》以 說 - 即非 - 是名 的句子結構, 為破除世人因名相關念所造成種種煩惱. 佛所說的"是名", 都是法相而已, 如同處理世事的可變手段, 是用來達到法性目的而已。
在《金剛經》間接提到大小乘弟子在佛祖滅後五百年對佛教教義解讀而引起學佛路綫之爭。佛祖死後的講經都是弟子阿難口述相傳. 佛法經過幾十代的口傳後, 因每個弟子根器不同, 出現所謂的佛教部落, 約有二十個派別, 更分裂為上座部與大眾部.
上座部依原始教義的四念住、四聖諦、八正道等, 堅持戒、定、慧方式, 以嚴厲的戒律約束弟子, 以出世的做法來隔離世俗世界的干擾, 避免弟子犯錯的可能, 以為沈澱雜念來安定浮動的心, 由戒入門再得定而後得慧. 此即以戒律為基礎來“轉惡為善”, 再研讀佛經降伏(定)浮動的心以“轉迷為悟”, 如此由外而內的修鍊程序得慧, 在除去執著心後得以明心見性而“轉凡為聖”, 即四果位的修鍊. 亦因修鍊過程僅追求自我清靜心的修慧, 分别心未受外界的考驗, 亦無幫助他人覺悟的修福, 故被大乘信徒批評為「小乘」, 指其達到的清靜心是有餘的湼盤寂靜.
而大眾部猶如天主教分出來的基督教, 認為菩薩道弟子僅需受較有限的「持戒」,但另外強調應去除人我的分別心, 由獨善其身進而兼善天下, 以主動入世將佛法傳播出去的(法)「佈施」 , 為達平等利益一切眾生, 故要修鍊「忍辱」以應付入世互動後所帶來的種種考驗, 再以「禪定」沈澱浮動的雜念, 如此福慧雙修的方式, 有如學堂理論與實作的結合才得以「精進」的修鍊, 最後達到佛學所稱的般若「智慧」. 所以菩薩道不僅要修慧, 並同時幫助他人覺悟的修福, 如此依「六度 -持戒、忍辱、佈施、禪定、精進、智慧」, 將人間穢土化為莊嚴佛土, 所以自我標榜為「大乘」佛教. 事實上, 小乘經典是大乘的基礎, 大乘是小乘的延伸, 兩者是二合為一的佛學. 若有差別則是大乘因其動態修錬模式, 而強調忍辱修為的重要性.
曾看到一本書記載: 日本戰國時代, 有一德高望眾的高僧, 許多信徒常向他請益問經而供飬他. 一日有一人家上寺廟指責他不守清規, 使其女兒懷孕生子, 之後將女兒孫子都留在寺廟而離去. 從此高僧名譽蒙羞, 不但再無信徒上門, 門徒亦相繼離去. 高僧無怨無尤亦無責問婦女, 黙黙地養育教導此對母女. 數年後, 孩子的生父稍有成就, 才到寺廟認親而使此事終於真象大白, 世人才明瞭高僧忍辱的修為.
此故事道說了大乘佛法的忍辱真諦, 在度人度己上遠勝於持戒的難度與重要. 亦曾有人提到“公扇門內好修行”, 即指利益眾生時常須受世俗規範所限, 得用方便善巧之法而受人非議, 此所謂“捨身取義易, 忍辱行善難”. 就像司馬遷為李陵被俘投降辯護,觸怒漢武帝而殘遭腐刑,忍辱以刑後餘生的全部精力,終於完成了聞名古今中外的史學名著《史記》。
《金剛經》是佛為發心行菩薩道修心的弟子開示的大乘佛經. 字句不多, 但句句直指人心, 道出學佛修心的要義, 因為眾生發心立志為菩薩容易, 但堅持下去卻很難, 為何難?, 因為菩薩道上考驗多, 易使人心畏卻而生退轉之意. 所以一開始就指出發心行菩薩道的弟子, 如何降伏自己驛動之心, 如何安往在那一種態度? 簡言之, 要降伏自己執著心, 見相而不住相就可得“清靜心”; 去除「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分別心, 則我們就可安在“平等心”上而行善法.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佛說「見相非相」, 既然是見到相, 即此虛幻相是存在過, 所以「非相」並不是去否定相的存在, 而是不要去著此相, 更不要去執著任何相. 因為任何相僅是因緣聚合的一合相, 當緣散時, 就會湮消雲散, 而成過往時空的幻相了, 所以懂得「若見相非相」, 即見如來。
“如來” 是對佛成就的尊稱, 其梵文是tatha-gata, tatha 的意思是「如」有「不變」或「真實的本體」,指佛性保持真如不動, 但此真如不動並非是靜態下的不動, 而是受世間種種考驗的動態下, 心境仍是保持如如不動。因為agata的梵文意義是「來」、「去」, 有來去的動態條件. 若學佛不知身體力行, 如廟前的石獅子, 即便聽遍萬卷佛經, 枯坐萬年後亦仍是石獅子.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度人不如度己, 度人先度己. 曾經有一位太太來向聖嚴法師求助,她的先生吃喝嫖賭樣樣來,一回家就把家裡搞得雞飛狗跳,連小孩子都怕看到爸爸回來。聖嚴法師問她想不想離婚?她說她希望還有機會挽回婚姻和家庭。
聖嚴法師建議她至心誠懇的念二十萬遍〈準提咒〉,可能會有轉機。結果,她的先生還是和往常一樣,一點也沒變,反倒是她改變了。她說,誦二十萬遍〈準提咒〉之後,讓她的心安定下來,心一安定,慈悲心和智慧心就像泉水一樣湧出來了。
她不再整天埋怨先生,也不怨嘆自己命運不好、遇人不淑;她全心全意撫養三個孩子,還教導孩子要同情爸爸的不知悔改、愚癡可憐。因此,她的先生每次喝得醉醺醺回來,她跟孩子不再躲得遠遠的,也不吵架,他們噓 寒問暖、發自心底的關心他。漸漸的,她的先生回來也不好意思吵鬧了,家裡的氣氛也就慢慢改善了。
此故事讓我們明瞭想度人時, 應先藉助佛經或自己喜歡的宗教經典來度化自己, 只有在我們自己的身、心、靈都保持愉悅狀態時, 去發善心行善事, 必能使我們的週圍的人亦充滿歡樂, 這才是度人而度己的真覺悟了。再提醒我們一次: 度人不如度己, 度人先度己.
「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最後提一下功德與福德。佛告戒修福德的菩薩不應貪著福德, 因為佛學講說因緣果報, 所以提醒菩薩修福德, 但不貪著福德而要是努力布施, 如同水的特性往低流, 而福德是往擁有福德的菩薩流回. 我們都有發脾氣的經驗, 想把怒氣發作掉, 卻常是怒氣發後卻越生氣; 亦曽有把快樂帶給别人, 結果自己更快樂的經驗. 同樣布施亦是這個道理.
佛在《金剛經》有多達七處說明功德與福德的議題, 其中再三強調法布施的成就遠超過財布施的功德與福德。佛說明眾生在生死輪迴中, 死後是“萬般帶不走, 唯有業隨識”, 所以財佈施僅是對眾生對自己僅有一世的幫助, 而法佈施自己不但沒有少掉, 而對眾生種下的善種子, 生生世世都會有影響, 自然是功德與福德遠超過財布施了。今日我們享用的財富、名位與知識, 必是昨日努力得來的, 而今日在受用之餘, 亦知努力以為來日所用. 為此我們今生是否考慮努力以為來生做準備? 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随緣財布施是度己的修為. 至於今生努力不懈學習善知識之餘, 亦將其傳遞給有緣人之法布施亦是度己的修為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