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縁居
《金剛經》全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以金剛比喻智慧之銳利,能斷除一切無明煩惱; 般若,梵語,意為智慧; 波羅蜜,梵語,意為到彼岸。《金剛經》是以般若智慧實證空性,破除一切名相,從生死煩惱的此岸渡到涅槃寂靜的彼岸.
為了破除凡夫的分別心, 佛為佛弟子解說佛理時, 須以世俗"假名"來解說. 佛在《金剛經》裡有二十一處以說"假名",即非"假名",是名"假名"的"即非 - 是名"句子結構, 來破除佛弟子執著於其中名相. 雖藉由"假名"來解說事理, 但提醒此"假名"是存在過, 但僅是一個方便法門或一個狀態的名相而已, 並非究盡而永恒不變的勝義締.
假名即是方便法門的名相, 當悟透此道理後, 不要執著此方便法門。如同渡河時須藉用筏來渡河, 此筏僅是此時用以渡此河, 過了此河前進時, 不要背著此筏繼續在路上走。若臨千丈深淵欲渡過時, 得利用其他工具跨過, 亦是渡此階段之方便工具而已。事實上, 對我們凡夫眾生而言都仍在修行階段, 因此佛說的所有"是名", 都是眾生正在經歷中的方便法門而已, 是若要進階下一階段的修行, 甚至到達究竟的勝義締, 就要捨棄階段性的名相, 故說"即非"名相. 所以《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我們要有與萬物眾生一體的關念, 努力去除"我執"的偏見,轉化主觀意識作祟的分別心為無主觀意識的"妙觀察智", 力行一切善法行菩薩道, 終有一日必能實証自身佛性的存在。
我交往的朋友中, 有許多有才識與熱心且願意幫助人. 但若無意觸及到其無明深處, 常有非常執著名相, 為善卻是選擇性而為, 最後常是煩惱不斷. 譬如政治的選舉議題, 藍的綠的紅的深色朋友都只問顏色不問是非, 並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不但必異更是必錯。這即是由分別心造成的"煩惱障". 《金剛經》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便是指明去除我執後到逹我空境界, 就可斷除煩惱障.
這是由於在心識的更深層有一"所知障"在幕後助紂為虐, 使心識更為煩惱。我們的知識由書本中、由週圍的人們、由經驗中獲得, 它幫助我們達到許多成就, 但我們總總的煩惱亦是以"我知"的知識障所造成的, 所知障如同凹凸鏡組成的哈哈鏡, 將外境的訊息扭曲變形了. 當"所知障"開始存有定見而預設立場時, "分別識"所看的外境都被"所知障"扭曲, 自性就顛倒迷失, 自然很容易造新業了.
《金剛經》亦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來期許信徒不要執著過去種種所知, 以"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去突破昨日各種所知障, 以歸璞返真, 由自身求善的佛性去引導自己為真為善為美。省思才能使我們脫胎換骨, 突破昨日之限制, 唯有自知德行知有所不足, 才能激發自己省思的原動力, 自滿就沒有空間接受新觀念. 如同拳師學習拳法, 練習時一招一式連下來, 一套一套學著打, 但在實戰時, 雖是招招瞭然,在無定見無預設下, 不受原有招式限制, 因勢利導順勢而為, 如此得勝旁人僅能知其勝而不知其勝法. 孔子在《論語子罕篇》亦有類似的勉勵, 以「勿意, 勿必, 勿我, 勿固」在為人時不要有先見為主, 而主觀臆斷的"勿意"; 也不要為了面子堅持己見的"勿必"; 在處事時,不必堅持成功必有我的"勿我", 甚而有成人之美的美德; 而能通權達變, 不要居泥成規沒有彈性的"勿固"。孔聖人在此亦教化我們都是要持無成見的心來為善.
大道至簡只是在每個領域呈現不同面貎而已, 我在此以電子學裡的比較器, 用為一個方便法門來形容我們分別識與所知障的作用。
六入 是 六塵由六根入(識未必注意到), 觸 是 六識注意到了, 受是進來的資訊與所知障做比對, 愛是比對(受)之後的感情結果, 取是一旦對此感情結果(愛)有所執著, 有是由六塵緣觸緣受緣愛緣取 成為業力而有(存入)藏識為所知障. 在分別識與所知障作用下, 自然惡業如同一波方息一波又起.
若將分別識的比較器轉為類比-數位的轉化器, 即是轉識為智,以此"妙觀察智"呈現真實外境. 再去除法執的所知障, 將其轉化為"平等性智", 則不再有所知障的定見曲解外境, 就不會再生惡業了.
蘋果公司的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 就是對過去關念與名相均毫不執著, 不在乎蘋果董事會曾把他開除過, 亦不受限於過去的種種經歴, 才能一而再, 再而三的突破自我而呈現許多令人驚豔的作品, 對此在2005年對史丹佛應屆畢業生所發表的演講說:「Stay Hungry - 求知若飢, Stay Foolish - 虛心若愚」, 賈伯斯以其長時間禪修與實證在事業上的成果, 以此贈言給世人學習。
放下這些所有有為法之執著, 去除了"法執"的所知障, 才得以轉化"末那識"為"平等性智", 有了如此平等性智就可在與人為善之際不會造惡業, 此所謂修行已出凡入聖, 除了修慧更是為善、積福而福慧雙修終成佛. 「煩惱即菩提(正覺), 生死即涅槃(寂靜)」便是說明法空境界, 去除"法執"以斷除"所知障", 就到逹我空的境界. 在《般若波羅多心經》裡, 說到「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就是說明菩薩學習六根、六塵與六觸等十八界關係 , 了解苦集滅道之四聖諦等修完一切佛學善法後, 就是提醒菩薩要破除所知障, 唯有在所知障消除後, 才能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由生死煩惱的此岸渡到涅槃寂靜的彼岸.
雖然佛祖一再告誡世人不要執著名相, 去除"法執"以斷除"所知障, 但佛祖亦告誡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絕不要以為不執著名相卻又掉入斷滅相, 而斷章取義以為種種名相沒有存在過, 甚至以各種成就都會緣滅而散, 反倒執著一切均是無常, 終會成空而忽略修行的必要性, 所以《金剛經》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又說「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不要執著特定方便法門, 但更不該執著無任何方便法門的存在.
萬物有相則有名, 即是名相, 世間之所有現象的法相, 都是因緣合和的一合相, 緣生而聚, 緣滅而散. 所以世間一切現象都有其無常的名相, 是緣起空性, 當緣聚而生時不迎不拒, 緣滅而離時亦不留不送. 所以《金剛經》強調「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此與《心經》名言「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相為呼應, 讓世人去體會與實證。
放下我們的自我執著, 忘了傷痛的經歷與所知障的定見, 還原赤子之心, 這世界值得我們共同努力使其更美好, 而其過程必使你我更加法喜而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