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縁居
「末等識」如同凹凸鏡組成的哈哈鏡, 將外境的訊息扭曲變形了. 當「末等識」一直在影嚮「分別識」, 則無法做到以清靜平等心來看待外境, 自然很容易造新業了.
(外境)
在「俱生我執 - 第七意識(末那識)」的影響下
.
將外境的訊息扭曲變形成不同於原意, 自然易造新的悪業.
俱生我執 - 第七意識(末等識), 透過內省的修行, 努力地放下自性妄執的偏執, 由發願, 修行, 到正果的過程中, 逐步一一去除自性妄執. 而終將第七意識內的雜質去除. 而俱生妄執得以校正, 則不會再造惡業. 如此修煉下去, 就有機會將第七識 一 末那識的俱生我執, 逐漸化解為清靜平等心.
這就是轉識為智. 進入四果位的初果位(須陀洹,華譯為入流,意即初入聖人之流), 而出凡入聖了
如佛佗說的: “佛是已覺悟(自覺、覺他、覺行的至高的覺悟)的凡人, 而凡人是尚未覺悟的佛„ . 每個人的心靈裏都具有佛性,只需要將累世雜染的習性去除, 所有的俱生我執必,能一一化解掉. 達此境界時, 已轉化「末那識」為「平等性智」, 而不會造新的惡業, 此謂出凡入聖. 在此時達五地菩薩(大乘), 或初果位(上座乘). 這需要累世的努力,
阿密陀佛 – 凈土宗. 提供西方凈土, 沒有外在干擾下修行, 將末拿識內的俱生我執凈化, 而能達平等清凈心而不再造惡業.